其实,无论是婆婆看不上儿媳,还是儿媳瞧不上婆婆,但凡婆媳之间产生矛盾,生活注定不会平静,而幸福也注定不会来临。
现实生活中,我们或多或少的都听过有关婆媳矛盾的故事,而大部分婆媳矛盾,是在月子里建立起来的,也就是我们平时了解的“月子仇”。
儿媳坐月子期间,希望能够得到婆婆的照顾,而婆婆却并不想因伺候月子影响自己正常的生活规律,矛盾自然就发生了。或许有人会说“婆婆为什么就要照顾儿媳坐月子”,当然这并没有什么法律上的规定,但是,从习俗和情感的角度来看:
婆婆有必要照顾儿媳坐月子,毕竟她是这个家庭的一分子,而且添丁加口本就是一件快乐的事情,于情于理婆婆都不应该袖手旁观。
反观儿媳,无论如何都应该懂得尊重婆婆,在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面前尽量不要去打扰别人,要学会理解婆婆的不易,而不是整天抱怨。
其实,婆媳关系相处起来并没有想象中的困难,当彼此懂得相互理解与沟通的时候,当彼此能够做到换位思考的时候,当彼此为了幸福的生活而共同努力的时候,婆媳关系必然会相处融洽,婚姻生活也会被幸福包围。
有些家庭之所以会建立所谓的“月子仇”,无非就是婆媳之间的这点事,要么就是婆婆对儿媳不管不顾,要么就是儿媳嫌弃婆婆做得不够多,要么就是日积月累的摩擦在那一刻迎来了爆发。
我曾听母亲讲述过一个关于“月子仇”里的婆媳矛盾:
钟琳和婆婆之间的“月子仇”,就像是婚姻生活中难以逾越的鸿沟,阻隔着通往幸福的道路。刚开始的婆媳关系并没有那么紧张,虽然算不上和睦,但是也不至于对婚姻生活造成影响,只是日积月累的摩擦,终究还是迎来了爆发。
钟琳怀孕期间,婆媳关系还是有所缓和的,钟琳觉得自己对婆婆好点,等坐月子的时候能够多帮扶自己,而且还能通过这次机会建立起一份和谐的关系,让彼此的生活都能越来越美好。
生活从身边悄然走过,未曾惊起一点涟漪,她想象中的美好生活即将来临,可平淡的背后总是充满了未知,就像暴风雨来临的前夕那么平静。
让钟琳想不到的是,婆婆竟然在她坐月子期间出门旅游了,甚至还让老公把自己送回了娘家,就这样在钟琳内心形成的一种反差,让她和婆婆之间建立起了“月子仇”,也让她彻底的对曾经的生活失去了信念。
她一气之下就回了娘家,而老公甚至连挽留的话都没有说,那一刻她决定了不会再回来,月子快结束的时候,她毅然的选择了离婚,走出民政局的那一刻,她觉得自己解脱了,最起码不会再被曾经的伤痛束缚。
她隐约听见婆婆给前夫打来的电话,她说:“你媳妇的月子快结束了,过几天我就回家了”,“妈,我们离婚了”。
对于婚姻来说这是一种不幸,可对于钟琳来说却是一份解脱和释怀,从不幸中解脱然后释怀过往的一切生活。
壹号情感分析:
婆媳之间的和睦缺乏不了彼此之间的理解与尊重,而这两个方面也是婆媳关系融洽的基础,才能在未来的生活中携手同行,创建和谐的家庭氛围。
可大多数家庭却只有单方面的理解与尊重,甚至彼此都选择了忽视对方,这种环境下的家庭,婆媳关系很难相处和睦,而且很难有所改善。
就像钟琳单方面的想要缓和婆媳摩擦,本想利用怀孕处理好婆媳关系,可婆婆的故意刁难甚至是不管不顾,完全是对儿媳的不尊重。如此而引发的“月子仇”,成为了婚姻失败的导火索,也注定了婆媳之间的矛盾。
很多婆媳都是在坐月子期间产生了对彼此的抱怨,有时候 月子仇 虽不至于把婚姻推向深渊,但对未来生活产生的影响将不可估量,婆媳矛盾势必会造成“两败俱伤”的结果,于己于人都难以被幸福包围。
所以,与其都陷入痛苦的生活,不如学着在生活中善待彼此,婆婆尽可能的和儿媳处好关系,而儿媳也要多理解婆婆的不易,在家庭生活里携手同行,在感情世界里彼此珍惜,这样的相处模式才能营造和谐的家庭氛围,生活才会被幸福所眷顾。